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为进一步做好流感诊疗工作,减少重症和死亡,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制订本诊疗方案。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在人群中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次氯酸钠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一)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排毒时间多为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您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每周呼吸”内搜索相关指南,点击底部“下载”按钮可直接下载到微信中方便阅读!
指南搜索来源于网络,仅做学习交流用,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