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这一概念在我国最早于1962年见诸于文献,笼统指代"开始症状或物征不典型以致诊断不明确"的发热。而在国际上,最早于1907年即出现了相关概念,在之后数十年间曾有"fever of unknown origin"、"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unexplained fever"等不同表述。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通过对一系列发热原因不明患者的观察后正式提出发热待查的定义和分类,并沿用至今,成为经典的发热待查概念。1991年,Durack和Street提出长期发热的住院患者及免疫缺陷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病因分布有所不同,宜单独列出,丰富了发热待查的定义。此后,国际上开始逐渐使用"fever of unknown origin"进行统一描述。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进入我国。1981年,翁心华和徐肇玥教授首次在国内发表文章阐述我国"fever of unknown origin"的病因分类,并译为"原因不明的发热"。在国内,这一概念也曾在多篇文章中分别被译为"不明原因发热"及"发热待查"。
随着国际上相关表述的统一,本共识也建议统一这一概念的中文表述。鉴于我国最早使用"发热待查"这一名词进行描述,因此建议统一采用"发热待查"这一命名。
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可将发热待查分为4类:经典型发热待查和特殊人群的发热待查,特殊人群的发热待查又包括住院患者的发热待查、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发热待查和HIV感染者的发热待查
您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每周呼吸”内搜索相关指南,点击底部“下载”按钮可直接下载到微信中方便阅读!
指南搜索来源于网络,仅做学习交流用,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